一、防水工程。
對隱蔽防水工程,最重要的是施工一絲不茍。首先,裝修前,施工人員應進行24小時閉水試驗。確認無滲漏后,清理地面雜物,鏟掉松動部分,然后用水泥砂漿抹平不平整部分,再平整大面。閉水試驗還可以區分和確定防水工程的責任,發包人對滲漏負責;裝修后無滲漏的,裝修負責。
如果衛生間防水,洗澡時水會濺到相鄰的墻上。如無防水層保護,隔壁及對面墻角易受潮發霉。因此,在鋪設墻磚之前,墻壁必須防水。一般而言,墻體應防水,高度30cm,但整面墻體應防水,高度至少1.8米。特別注意棱角,嚴格防止滴水。事實上,大多數防水層漏水都在棱角處,所以只要這些地方做得好,漏水的可能性就會降低。
二、墻和龍骨。
若墻體和龍骨違反操作規程,則不易發現。例如,由于天花板整體或部分坍塌,天花板變成了墜落的屋頂。
三、天花板觀四:零敲碎打。
白是冷水管,紅是熱水管,混在一起。
隱患:冷熱水管膨脹率不同,冷水管因熱膨脹冷縮而破裂漏水。
標準化操作:通過顏色區分冷熱水管,嚴格操作。
吊頂與地板、龍骨與飾面結合不好,或承載力過大,容易造成落頂。
吊頂龍骨按規定不得扭曲變形。安裝的龍骨應牢固可靠,周圍水平偏差不得超過5mm;吊燈或吊扇不得懸掛在吊頂龍骨上3kg以上,但應單獨設置掛鉤。如果吊頂用石膏板裝飾,厚度應在9mm左右。
規范操作:目前市場上沒有純天然無污染膠,替代品是108膠。但是一定要找到有檢測報告的更好的品牌和產品。
這根電線沒有絕緣管。
施工時,電線直接埋在墻內,電線不覆蓋絕緣管,電線接頭直接暴露。
隱患:這很不安全。入住后,電線可能會因某些原因損壞,如電線老化,導致電線短路;同時,一旦線斷了,就不可能換線,只能把墻敲在地上。
標準操作:電線敷設外必須加絕緣套管,電路接頭不得外露,應安裝在接線盒內,接線盒之間不得有接頭。
四、隨意拆改水路。
有隱患:浪費錢只是一個方面。若水路未密封或試壓不足,水管將爆裂。
規范操作:管道應更換時移動,不應移動時不要移動。
典型的偷工減料。強電(如照明線)和弱電(如電話線。網線)放在一根管子或一個盒子里,少鋪管子,省時省力。
隱患:打電話或上網會有干擾。同時,管道中螺紋過多可能會引起火災。
規范操作:強弱電分開走線,嚴禁強弱電共用一管一底箱。
由于絕緣管長度不夠,這里正好是轉彎處,沒有放置連接件,與接線盒的連接處露出一段。
隱患:長期停留可能是線路老化導致漏電。
標準操作:管口與接線盒之間應有連接。
重復布線和材料的多用途浪費了業主的財力和物力。
隱患:一旦線路出現問題,就很難在包圍圈的布局中找到。
規范操作:精心布置,同方向線路可通過管道,不超過管道容量40%。但強電和弱電必須分開。
典型的野蠻施工。鋪設管道后,在地面開槽,導致鋪設的管道被刺穿。
裝飾
隱患:入住后可能會發現家里某個房間沒有電,所以家里所有的電線只能逐一測試,重新穿線。
標準化操作:鋪設管道的地方不能再施工。
如果損壞,更換線路時禁止中間連接。當電路負載較重時,穿線管中的導線接頭容易產生火花,引起火災。
典型的以次充好。施工現場相當多,施工隊的失誤都是明知故犯。管道布線完成后,用膩子粉做水泥。
隱患:裝修時水平開槽破壞了整個建筑的承載能力,降低了原設計的抗震能力。
標準操作:用于封堵線槽的水泥必須與原結構的水灰比一致,以保證其強度。
所有的線都是一種顏色,這意味著節省勞動力。
隱患:一旦線路出現問題,就不能通過重新檢測來區分線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