手工家具工藝古已有之,是我國先民智慧與藝術修為的價值體現。
一件優秀的紅木家具除了要具備良好的材料和造型外,還要有科學嚴謹的生產工藝,每一道工序都十分講究。
隨著家具產品質量的提高,以及制作工藝的改進和發展,木工工匠們在生產實踐中發明了許多適合加工需要的鋸割工具,其中有些已經淘汰,有些繼續使用,但從現階段傳統工匠制作的工藝特點來看,傳統工藝生產狀態還需要手工工具。
紫檀家具傳統工藝主要分九個步驟,看圖懂:
首先,鋸木材。
使用框鋸前,先用旋鈕調整鋸條的角度,然后用絞盤將鋸條絞緊,使鋸條平直,磨削積壓,縱橫方向一致,用力繩鋸木斷。
步驟二,刨除材料。
屬備料類別,實木、紅木家具的木材根據所做的產品不同,大小不同,所用的位子也不同,制作方料時,要呈90度角且水平方向要光滑,選木料好的一面刨成90度角,要水平面平整,然后作為輔助面。
步驟三,自然氣干。
把鋸好的木材分類,堆疊成堆場或棚舍,垛底離地500-700毫米,中間留有空隙,使空氣流通,帶走水分,木材逐漸干透。
步驟四,木雕。
用來雕刻所需的木材、用于此用途的工具有刀、鑿子、圓錘、圓錐、扁斧、錘子等;木雕創作者在漫長的實踐中,對形象空間的處理,發展成為一種獨特的技巧。
從外向內,通過減肥,逐步地將形體挖出出來,在一次又一次的減法造型中,體會不同雕刻手法的特殊韻味。
步驟五,開榫。
兩個木制構件采用榫卯結構,一種凹凸結合的連接方式。
這種突起的部分稱為榫(或榫頭),凹入部稱為卯(或榫眼),榫和榫咬合起連接作用,這是中國古代家具的主要結構方式,箱結榫、橢圓榫、梳齒榫、框榫、拐尺劃線、榫接縫等,是中國古代家具的主要結構形式。
第6步,木工裝配。
將家具的零件材料,按照家具的結構圖,按照一定的連接方法,再加上采用連接工具,拼合成型的實木、紅木家具,組裝這一流程,對木工師傅的要求非常高。
了解榫卯結構,了解每一個榫卯結構的連接竅門,在組裝家具時,一般都是按照,先組裝準備,零件組裝,然后再進行整體裝配。
步驟七,磨砂。
沿著木紋進行,不會留下非常明顯的劃痕,每一次打磨距離都要長、輕、均勻,利用磨塊,保證均勻的打磨力度,逐步換用越來越細的砂紙,以均勻、徹底地打磨木材表面,使之光滑。
步驟八,涂上蠟。
將涂漆部位用粗砂紙打磨,沾水,弄成半濕狀,擦凈粉末,從上至下,從左至右,精細刷漆,沿木材紋理方向將上光蠟擦至家具表面,并沿木材紋理方向作細刷,使家具表面光滑光滑。
步驟9,銅件安裝。
銅制品不僅使家具堅固耐用,具有實用功效,還擁有豐富的文化內涵,銅制的體形雖小,卻能直接影響家具的品位、價值,甚至使用壽命。
平臥滿鑲,浮釘半鑲,凹槽精雕精細精細,泡釘上的粗獷豪邁,兩種不同的安裝手法,至此,一件家具產生!
專注定制家居安裝服務平臺